陇西私营商业起源很早。宋、元、明至清同治以前,商业繁盛。北关街市纵横交错,商店鳞次栉比。湖、广贩运绸缎的富商大贾,集住在线店巷(今汪家巷)内各行栈,零售批发。水渠沿一带有粮店、烟坊院、车马店、水店院,北关正街有香坊、冶坊、大米市、银钱市、花布市、屠宰市等。东关来春楼门至大城东街,西关赏稼楼门到大城西街一带,虽稍逊北关,但市肆咸集。驮运京、津杂货及新疆、甘肃药材、食盐、硼灰、碱灰的骆驼,来往均驻南门外,纳运货物,至今犹称为场背后。后经同治五年(1886年)兵火,街市已无存。清末以山、陕客商为主,经营国药、丝绸、棉布等大宗商品的批发零售。当地商民多资本小,只经营烟酒、杂货、山货等小宗商品零售及饮食、旅店行业。
清末民初,商业渐有起色,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商业新区。棉布、丝绸、药材、食品、杂货、酒铺、食店多集中在大街,醋坊、粉坊、糖坊、磨坊等作坊及其他手工业铺店、斗行等散布在背街或街口。茶叶、纸表、调料及旅店集中于新街。种家巷及北关庙台戏楼前为农副产品、木料、木炭、柴草市场。南街为肉市。民国9年(1920年)马营地震后,盐商陆续迁东铺,成为陇南各县食盐集散地。据民国21年(1932年)的调查统计,县城有药铺17家、杂货铺113家、酒馆15家、饭馆11家、斗行21家、车马店13家、单人小店65家、鞋帽铺6家、银匠铺8家,裁缝铺、照相馆、山货铺、肉架子、小货摊和食品小担各街设点。
县城先后开设的较大商号有:棉布业批发的西顺合、敬信太、厚致富、天成福、义兴源、森盛裕,零售的天发祥、双兴茂、蔚泰长、同兴福、集义隆、林兴福、义兴隆、合生福、天德昌、天泰益、恒丰昌、德兴枢、世兴金、敬信义。品种为土布、匹头、丝绸。国药业的合顺堂、复盛永、福盛昌、裕厚森、春益堂、蔚泰堂等。草药加工炮制,悉遵古法。个别的经营颇具特色,坐店掌柜精通岐黄之术,诊售结合,患者极便。烟丝业的元成福(西街汪统山)、善问和(南街樊玉斋),分别在陕西西乡县、四川广元市设有常年经销处。食品业的福盛园、正兴园、二合馆、复兴园、林盛园、复生园、李店子(北关)、马店子(北门)、刘店子(腰门街)、安店子(西街)等,以陈寿潘、齐廷辅二人合资经营的二合馆较负盛名。齐为厨师,精于烹饪,能制作名菜数十种,尤以里脊、鱿鱼卷、高丽丸子出色,仅里脊就可做酸辣、糖醋、干炸、黄焖数种。漂染业的益顺新、恒积永、瑞森和等。民国30年(1941年)东铺专营批发的盐商有兰州德森远、聚泰嘉,榆中天成公,定西祥盛永,陇西西发源、天兴永等10余家。杂货、药材、烟酒、斗行等行业80余家。至民国38年(1949年),全县棉布业约50家,资本(法币)2.5亿元,以山西、陕西、天水、秦安客商为主;国药业14家,资金10.3亿元,陕西客商约占80%。小商小贩经营品种约40余种,其形式,一是坐店经营,以小杂货铺为多,出售香蜡纸表和烟茶糖果,还有扯面铺兼营卤肉、韭菜包子、清汤羊肉和制作殡葬品的纸货铺;二是摆摊设点,主要是杂货、小吃摊;三是沿街叫卖,以各种熟食为多,另有剔刀磨剪、钉碗补锅、理发钉鞋之类;四是流动赶集;五是赶庙会;六是走村串户,群众称“货郎儿”,经营梳篦顶针、针头线脑、胭粉头绳、儿童玩具等,或货币交易,或以物易物。县城另有粮食、牲畜、大麻等市场,柴草、蔬菜、鸡、鸭、鸡蛋、清油、陈衣等也上市交易。
商品输出 民国时,主要有腊肉、火腿、大麻、烟丝、烧酒、猪鬃等。火腿,始于清末民初,专业经营的有六七家,主要销兰州。至民国30年(1941年)前,发展到20余家,远销省内外。民国32年(1943年)《甘肃贸易》载,仅运销兰州的就达18.45万斤。民国35年(1946年)销量达130万斤,民国37年销量90万斤。大麻以色泽白、纤维长、韧性强为上品,行销邻县、兰州、陕西。民国36年(1947年)统计,销售最高年份约190万斤,多外商收购运销,从中获取厚利。烟丝,清同治时期,陇西即有祁悦亭经营烟坊,生产黄烟。民国30年(1941年)后,产红、绿烟。据民国34年(1945年)《甘肃之工业》载:本县有烟坊32家,年产量约400万斤,大批运销邻县,部分销陕南汉中、安康和四川、湖北、江苏、云南、上海等省市,年约40万斤。酿酒,民国34年(1945年)前,烧酒酿造6家,年销约6万斤,半数外销兰州、岷县、临潭等地。民国26年~34年间因粮食缺,税率高,产量减少。猪鬃,年销约5000斤,每年冬季湖北客商串乡收购。鸦片,民国11年(1922年)2月,甘肃督军陆洪涛开放烟禁,陇西又种大烟。有的人以买卖毒品发财。直至民国27年(1938年)才禁绝。种烟期间,当地销路有限,烟商贩运陕西、河南、山西等省销售,年2万多斤。
商品输入 据民国37年(1948年)县商会调查资料,主要有粮食、布匹、茶叶、调料、食盐、瓷器、纸、火柴、山货等。年销售额(金圆券)约93.5万元。
解放初期,陇西私营商业者在工商科的直接领导下,从事产销活动。1950年8月,县工商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整顿建立棉布、杂货、五金、药品、腌肉、木料、行栈、漂染、麻绳、磨粉等10个同业工会。次年6月正式成立县工商联合会和7个集镇分会。1953年全县共有私营工商业者2021户,从业人员2755人,资金50.1万元。同年,本县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有计划、有步骤的社会主义改造。利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,限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,引导私商走社会主义道路。改造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。一是划分行业,组织起来。1953年下半年首先在城关区进行。本区共有私营商业560户,从业人员769人,资金26.81万元。划分为商业、饮食、服务3个类型9个行业。先组织为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经销、代销、代购、加工。至年末,登记发证524户,653人,组织安排312户,385人。农村集镇,组织经销72户,代销25户,加工6户,列入救济16户,其他安排24户,维持现状85户,共计242户。并在首阳试办百杂货合作小组1个,从业人员14人。至1953年底全县有2个合作小组,从业31人。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安排私营商业554户,从业658人。二是调整经营比重。1953年全县市场经营总额为427.7万元,其中国营、合作社193.3万元,占45.18%。私营234.4万元,占54.82%。1954年国营、合作社占72.64%,私营占27.36%。1955年1月~2月份国营、合作社达84.21%,私营仅占15.79%。至1955年末,私营商业改造284户,328人,其中组织到合作商店(小组)的258户,305人,经销代销23户,23人;吸收为国家职工的16人;自愿弃商还农186户,235人,划归卫生部门管理42户,53人,共509户,616人。三是全面安排,积极改造。1956~1957年上半年,基本完成769户,927人的公私合营改造。过渡为国营商业的10户,10人;公私合营49户,99人;组织合作商店、合作小组419户,467人;经销、代销44户,55人;转入农业247户,296人。
1959年,公私合营商业及合作商店(组)过渡为国营商业,从业人员转为国营企业职工。1962年,从国营退出了部分小商小贩,恢复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。1979年后,中央放宽政策,城乡个体商业迅速发展。1980年4月,整顿恢复城关、文峰合作商店。至1985年,已扩大为日用百货、糖茶烟酒、副食杂品、照相、镶牙、修理、旅社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集体商业,共有职工157人。全年营业收入(销售、收费)283.5万元,利润6.3万元。1982年城关合作商店动用历年积累21万元,新建3层营业大楼1幢,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。全年购进202.7万元,营业收入230.3万元,实现利润5.1万元,上缴税金7.69万元,积累公积金4.6万元,公益金2.1万元,固定资金27.68万元,自有流动资金6.79万元,销售百元商品占用资金30.57元。1985年,全县个体商业户2863户,从业3410人。其中个体商业1918户,从业2110人;个体饮食业744户,从业1052人;个体服务业201户,从业248人。
来源:陇西县志